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傳記類
儒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经纶堂名胜志宋祥符间武城人庞籍侍其父为铅山
税官尝肄业于观音山之崇寿院院有经纶堂至今
画像存焉


  按林志堂县尉 方元寀
建像县令罗彦成画

  东园府志东山在铅山县东三里有俊游亭宋舂陵守
赵克夫治其地为东园今废

  谷 (第 39b 页)
行举辞不就隐于西山草
堂门人称濯锦先生 孙兰舆官教授以致知慎独教
学者(莆阳文献/ 闽书)
    推官方道辅先生
元采
方元采字 (第 27b 页)
道辅
元祐六年特科出身官终威武军节度
推官少与程伊川先生同游润学至老书问不绝家藏
伊川手迹十馀纸有比得二书 (第 27b 页)
 不积(淳/)

问定性书是正心诚意功夫否曰正心诚意以后事(宇/)
伊川谓虽无邪心苟不合正理即妄也如杨墨何尝有
 邪心只是不合正理(义刚/)
先生以伊川答 方道辅
书示学者曰他只恁平铺无𦂳
 要说出来只是要一易他一两字也不得要改动他
 一句也不得(道/夫)
问苏 (第 51a 页)
 方逢辰(字君锡淳安人举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除吏部尚书俱不拜遂不复出授徒讲学所)
    著有诸书解易释  (者称蛟峰先生弟逢振检阅翰林文)   司门事 
  方元寀(字道辅莆田人峤从子少与程颐同游润学书问往复至数十纸有曰足下非混俗之流)

(其志道之士又曰老夫怕执笔非吾故人不复作此书仕终宣义郎威武军节度推官)
 方峤(字次山莆田人景佑初第进士历知循州阴察不法吏数人流之郡中肃然移潮州民喜曰循) (第 73a 页)
 方逢辰(字君锡淳安人举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除吏部尚书俱不拜遂不复出授徒讲学所)
    著有诸书解易释  (者称蛟峰先生弟逢振检阅翰林文)   司门事 
 方元寀(字 道辅
莆田人峤从子少与程颐同游润学书问往复至数十纸有曰足下非混俗之流)

(其志道之士又曰老夫怕执笔非吾故 (第 73a 页)
 诵之又谓刘棠舜不穷其民论好欧甚喜之其后姚
 孝宁易义亦好(一云或问太极西铭曰自孟/子已后方见有此两篇文章) 尝以
 伊川答 方道辅
书示学者曰他只恁平铺无紧要说 (第 29a 页)
所未发者学者/以是而自肖焉则有以察乎善利之间而无毫发之差)
(矣陈氏曰此便/是义利之分) 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 …… (第 13b 页)
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
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到上吕本无可字宣 方道辅
名/元采莆田人仕终 义郎威武)
(军节度推官此言/求道必由于经)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
之蔽 …… (第 14a 页)
而不能自止矣(觊音记异手帖下此一节勉 道辅
以由/经求道 日以 则其得之之验也)
 明道先生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子细理会言能修
省言辞便是要立 (第 14b 页)
切有前贤所未发者学者以是而自肖焉则有以察乎善利之间而无毫发之差
矣陈氏曰此便是义利之分)
 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 …… (第 13b 页)
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
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到上吕本无可字  方道辅
名元采莆田人仕终宣义郎威武
军节度推官此言求道必由于经)
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还珠
之蔽人人皆是经 …… (第 14a 页)
而不能自止矣(觊音记 手帖 此一节勉 道辅
以由经求道异日以下则其得之之验也)

  明道先生曰修辞立其诚不可不子细理会言能修
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第 14b 页)
(日消而恶日长矣○朱子曰为学/且须分内外义利便是生死路头)
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
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
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然而买椟 (第 12a 页)
还珠之蔽人人皆
是经所以载道也诵其言辞解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
用之糟粕耳(说见韩子○方元采字 道辅
经所以载道/犹椟所以藏珠治经而遗乎道犹买椟而)
(还其/珠)觊足下由经以求道勉之又勉异日见卓尔有立 (第 12a 页)
   跋王抠密赠祈居之诗

   书康节诫子孙文
   跋陈居士传
   跋徐诚叟赠杨伯起诗
   跋伊川与 方道辅

   题洛神赋图
   跋欧阳文忠公帖
   跋冰解图
   跋太室中峰诗画
   书语孟要义序 …… (第 96a 页)
   跋黄山谷诗

   书伊川先生与 方道辅
帖后
   书临漳所刋四经后
    书
    诗
    易
    春秋
   书楚辞恊韵后 (第 99b 页)
   答阎禹锡书
广文阎先生足下别来数年以气味之同未尝少忘于
怀两年连得两书乃知足下之见爱亦如愚老之思足
下也但前后所称道者皆不敢当耳承喻升清秩得以
所学励英才乐可胜道邪又喻取朱子文集语类诸书

掇其精者题曰晦庵要语云欲寄示此正欲快睹早寄
为妙所要读书续录但愚老自备遗忘耳亦何足观也
近读近思录程子谓 方道辅
曰经以载道诵其言辞解
其训诂而不及道乃无用之糟粕耳觊足下由经以求
道异日见卓立于前有不知手之舞足之蹈 (第 25a 页)
  黄君俞黄颖列传论
莆自唐及宋文章节义之士彬彬辈出而潜心经术之
学则未有闻也至治平元祐之际始有可称者吾得二
人焉黄君俞励志强学其所著书今虽不传然一时名
儒如陈襄之流交章荐之则其贤可知矣其父问亦学
古通经为乡师表则君俞之学谓其不本于家庭之教
可乎黄颖亦以文行受知于襄而其平生辞受进退一

无所苟蔼然儒者之风致也其子公坦又能守其家法
不坠亦贤矣哉一则子之学成于父一则父之道行于
子皆可为世楷范也故并论之
   方元寀
列传论 (第 4b 页)
元寀
之学他无所考见然观伊川先生所以期之者如
此其至则其所造诣亦可以想见矣
  方翥刘夙刘朔陈士楚黄刍列传 (第 4b 页)
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始治经者亦众矣,
归而求之可矣。
诗书载道之文,春秋圣人之用。诗书如药方,春秋如用药。
《近思录》《治经》
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矣
       方惟深
  方宙       方价
  方会       方泽
  方公衮       方元寀
  方叔完      方君式
  方蒙       方轸
  方适       方逢嘉
  方圣时  ……:方公衮论事剀切,正而不阿。立己公忠清而不挠,岂多得哉。公衮尝录其言,行曰:魏公遗事。年未五十卒。 方元寀
按《万姓统谱》: 元寀
字道辅,莆田人。侨从子。少与程颐同游书问,往复至数十纸。有曰:足下非混俗之流,其志道之士。又曰:老夫 ……尝校正,韩昌黎文集又谱其经行,次第为韩诗,编年凡一十五卷。
方耒
按《万姓统谱》:耒字耕道,莆田人。 元寀
曾孙。少孤贫苦学,游建安参谒朱熹。乾道中登第为善化尉,因见张栻栻深喜之。谓世之可与共生死,同祸福者耒 ……郡守赵彦励尝辟修《莆阳志》,后以阜鸣恩赠朝散大夫。有《草堂文集》。
方壬
按《万姓统谱》:壬字若水, 元寀
曾孙。淳熙中游太学,往返建安必参谒朱熹。擢第为漳州长泰簿,时熹为守辟壬主学,条上讲说课。试差补等十事
通乎? 君子遇艰阻必自省于身,有失而致之乎,有所未善则改之,无歉于心则加勉,乃自修其德也。伊川先生谓 方道辅
曰:圣人之道坦如大路,学者病不得其门耳;得其门,无远之不可到也。求入其门,不由于经乎?今之治经者亦众
玉墓 在石泉院后。
通议大夫陈大卞墓 在航头温泉之北。广南东路提举陈中复墓 在木兰常思山。威武军节度 推官方元寀
墓 在常泰里洋西山。
转运使林积仁墓 在灵隐山东冈。
侍郎宋裴墓 在赤龙岭,林光朝为之铭。直秘阁林孝
献于先王义,胡明仲醉后每诵之。又谓:刘棠舜不穷其民论好,欧公甚喜之。其后姚孝宁易义亦好。 尝以伊川答 方道辅
书示学者,曰:他只恁平铺,无紧要说出来。只是要移易他一两字,也不得;要改动他一句,也不得。 李泰伯文
人心之用。则一感一应。便是往来。程子岂以此为不当有耶。此处所争虽细。所关实大。未知朱子之论果如何耶。 方道辅
帖下注。专以笃行力践之意。释由经求道。勉之又勉。恐不当。
修辞立诚章。 或问修业居业之别。朱子曰。修 (第 519L 页)
子思未尝备言。而程子始备言之。如仁义礼智。孔门未尝备言。而孟子始备言之者耶。先生曰然。又曰朱长文书及 方道辅
帖极有味。观于应举耕田之语。可以决内外取舍之轻重。察于买椟还珠之喻。可以知读书求道之要。尤宜诵说。又 (第 255H 页)